《我不是潘金莲》——浆糊社会的缩影
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人情,以人情为纽带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整个社会像“浆糊”一样粘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一个假戏成真的故事。故事主角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占好处与前夫假离婚,没想到弄巧成拙前夫离婚后又与他人成婚,为了讨回公道李雪莲不断上访,期间遭遇各级政府阻拦,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不过各级官员秉承“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原则不断互相推诿并没有真正解决她的问题,最终还是由于她前夫意外死亡才不了了之。影片通过这个假戏成真的故事呈现了浆糊社会中“人情”这一粘合剂的决定性作用。
真假离婚
李雪莲为了能够得到丈夫单位分的房子而假离婚,没料到丈夫假戏真做不但离了婚还娶了其他人,气急败环的李雪莲决定通过法律的手段捍卫自己的利益。不过法院在没有仔细了解事件缘由的情况下便判李雪莲败诉,法律途径失效的情况下李雪莲只好回归到“人情”社会中普通百姓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法——上访。李雪莲一开始的诉求只不过是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名分,把假离婚造成的扭曲事实修正,可是法院本着和为贵的精神并不打算修正这一结果,因为在浆糊社会中任何转变已有事实的行为都可能造成超预期的社会震动,这一点也可以从后来李雪莲上访时县长“帮倒忙”的行动后果得以佐证。
上访
李雪莲一开始肯定没想到上访之路持续了十年之久。她首先向县长告法院的状,县长并没理会。接着她又向市长告状,期间恰逢省领导检查,市长便吩咐下属尽快解决此事。作为在政府体系里“无亲无故”的李雪莲,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自然是只要让她从政府面前消失即可,公安局通过“请喝茶”的方式便达到了目的。在“喝茶”期间公安也教导了李雪莲如何在浆糊社会生存——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李雪莲似乎领会了公安的“谆谆教诲”,不打算继续告状了,但还是希望从前夫那里讨个说法。不过她前夫并没打算与她和解,反而继续用言语刺激她。无法忍受之下李雪莲决定进京告御状,恰逢首长在北京开人代会,首长得知李雪莲的事情后在不公开场合严厉批评了前来开会的代表。事后深谙人情世故的省长下令处分了市长、县长和法院院长,但并没有实际解决李雪莲的问题。这里并不是意味着李雪莲的问题很难解决,而是在浆糊社会中相比于处分官员,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更加不可控。处分官员对于民众来说并不意外,甚至拥有“政治正确”的光环,而如果要解决李雪莲的问题则会牵涉到很多方面,从单位分房的公平性、离婚的判定以及法院裁决的依据等等,这必然会导致社会多方面的调整,而调整是浆糊社会最惧怕的,所谓一损俱损。
问题没有解决但生活依旧要继续,李雪莲坚持上访到了第十个年头。这一年李雪莲本不打算上访了,县长也意欲彻底解决此事,于是县长想到了通过签订保证书的方式让李雪莲以后都不再上访。不过这个方法就如同当初李雪莲希望通过法院解决自己的问题一样,并不符合“人情”社会的运行之道,反而让李雪莲更加敌意,她决定继续上访。市长得知消息后也来劝说李雪莲,不过都无疾而终。最后只好采取强制监视的手段防止其上访,不料李雪莲还是成功逃脱了。期间一个法院的庭长想到一个“人情”解决办法,可惜因执行过程出现差错而夭折。最终还是其前夫意外身亡才终结此事。
浆糊社会
此片上映后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电影所描述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新意,情节琐碎冗长。或许正是由于这部片子是我们社会当下的写照才会让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吧。“浆糊”这一形容词是我在武志红的新书《巨婴国》里看到的,他用这个词来描述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家庭成员中你我不分,就像被浆糊粘在了一起。我觉得也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我们的社会其实也有“浆糊”的存在,而且这一力量存在于文化中,已伴随我们几千年。浆糊社会的优点是效率高,一旦有一个能主导的力量出现,就能够齐心协力很快地完成任何事;缺点就像电影里的故事那样,不同的意见会被掩盖,直到这股不同的力量壮大到把社会捅破,届时外力内力会联合将社会重构,然后社会又重新开始下一轮循环。总体来说浆糊社会就像一个巨人,能够做成很多伟大的事情,但对于外界的适应性是相对较弱的,每次调整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