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群体暴力之必然

1994年卢旺达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约有100万人不幸在此次暴动中死亡。此片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卢旺达饭店经理保罗•卢斯赛伯吉纳通过饭店保护当地难民的故事。

卢旺达饭店是比利时在卢旺达开的一家高档酒店,主要用来接待外国游客。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是饭店的经理,善于周旋打通各种关系,比如通过贿赂卫生部长让他妻子得以在他身边工作。当暴动发生后也正是通过他一直在当地军队、联合国组织之间周旋才得以挽救一千多名藏在饭店里的难民,这些难民最终在联合国的帮助下逃到了其他国家,包括本片的主角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在内。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卢旺达大屠杀在100天的时间内造成了100万人的死亡,其杀人速度甚至数倍于二战时纳粹残杀犹太人的速度。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呢?

军方的纵容

卢旺达存在两大族裔:胡图族和图西族,像很多其他民族一样,两族之间也有着历史造成的矛盾。此次事件也源于此,不过导火索是代表胡图族的政府总统被杀害,导致民族仇恨被点燃,此后的三个月里大约有100万图西人被胡图族人杀害。而代表胡图族的政府军默许了族人的行动,甚至对暴动予以支持。

媒体的煽动

当地的电台在暴动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煽动民族仇恨。影片中多次出现电台煽动民兵攻击受联合国保护的卢旺达饭店和运送难民的车辆,每次都在挑拨胡图族对图西族的仇恨。

国际社会的不干预政策

当时正值美国在索马里“维和”遭遇重挫——黑鹰事件,国际社会对于他国内部冲突都不愿过多干预,因而没有对暴动进行及时地控制。

政府军的纵容给予暴动“政治正确”的权力,媒体的煽动不断强化已有的仇恨,国际社会的不干预导致暴动没有外部约束的反作用力,最终酿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屠杀。其实反观历史上大规模的暴动和战乱,分析其缘由基本都能发现类似上述之因素,二战时的日本、德国,文革时的中国都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社会所处的状态是多么的相似。

观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