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击》——父母无恩于子女

法国谚语:“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注定不会幸福的家庭,父母关系并不融洽,经常因为各种琐事而争吵,而且由于自己是母亲的私生子,母亲和继父都把他当作一种负担,脏活累活都归他干,夜晚也只能在客厅窄小的床上度过。但尽管这样他仍然希望得到父母的欢心,为了得到母亲的信任继续去学校忍受着僵化保守的课堂教学,后来终于在写作上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基于对巴尔扎克的热爱而写了一篇作文,本希望能够得到赏识,可是却遭到老师的诬陷嘲讽,老师还要将他带到校长办公室处理,无可忍受之下只好离开了学校,离家出走。

四百击的谚语告诫父母孩子需要时常敲打才会成长,然而我们在电影中却看到一个少年在不断地敲打下身心一点点地被摧残,心中的理想逐渐暗淡的过程。

“四百击”的底气何在

父母将孩子带到世上来,教育和引导孩子本来无可厚非,但这对父母来说更应该是一份责任,而非权力。胡适曾经在一封信中阐述过类似的观点:

我们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说得偏激一点,我们生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他也许养成坏习惯,做一个短命浪子;他也许更堕落下去,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

影片中的父母便是将教育的责任变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权力,孩子稍有不服便给予“四百击”,进而导致孩子更加叛逆,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他们更多地是将孩子作为完成他们未尽事业的工具,而非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真正的人。

父母无恩于子女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儒家孝道思想的国家,对影片中的故事大多数人肯定都不陌生,父母大多会以“我这是为你好!”之类的“先见之明”教导孩子,让孩子遵从于自己为其设计好的人生,而孩子迫于“父母之命难违”的孝道理念往往只能顺从,而这其中往往充满各种矛盾与冲突。琼瑶的《窗外》中女主角便有这样的倾诉:

妈,你别这样不满意我,我并没有向你要求这一条生命,你该对创造我负责任,在我,生命中全是痛苦,假如你不满意我,你最好把我这条生命收回去!

父母是否因为给予子女生命便有恩于子女,进而父母之命便不可违?其实生育子女子女便有愧于父母就像我爱你你便也要爱我一样完全是牵强之理,鲁迅曾经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谈到:

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品,因有食品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

父母养育子女从生物本能上看是为了传宗接代,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何谈恩情,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独有“爱”是真的。鲁迅在后文中这样解释:

因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所以疏隔一层,不劳多虑。至于一种例外的人,或者非爱所能钩连。但若爱力尚且不能钩连,那便任凭什么“恩威,名分,天经,地义”之类,更是钩连不住。

既然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是爱而非恩,那么子女自然不需对父母唯命是从,而父母也只需用爱搭建一个适宜子女成长的环境即可,正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提到的: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相信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再是简单的“四百击”,而是教导其做一个真正的人,那么电影里的情节将不会再次上演。

所以我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顺儿子。我的意想以为“一个堂堂的人”决不至于做打爹骂娘的事,决不至于对他的父母毫无感情。 –胡适答汪长禄信

观看影片